+

荔枝灯(仙居花灯)

时间:2022年

尺寸:25cm×25cm×25cm

分享:

仙居花灯中的荔枝灯,是东方美学与传统工艺完美融合的典范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湛的技艺匠心。

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,传说为纪念杨贵妃而制,在宫廷中作为珍品存在,后流传至民间。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里,唐开元年间,仙居皤滩村秀才深山迷路,得仙女以 “神灯” 引路。秀才返乡后复刻此灯,灯身无骨,全由针刺花纹的纸片粘贴而成。后来秀才高中状元,此灯也被称作 “状元灯”,进献宫廷后成为 “无骨小宫灯” ,其制作工艺也在仙居民间传承下来。

荔枝灯作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经典样式,有着独一无二的工艺特色。它打破传统花灯依赖骨架的常规,不用一根铁丝、竹片或木条,全靠纸质灯片折拼粘接成型。制作时,匠人将纸片折成三角、菱形等基础单元,先构建内部支撑结构,再逐层粘贴表皮,用糯米胶逐片粘连后,还需在恒温环境静置 24 小时定型,成品灯体如蝉翼轻颤,可随光影呈现曲面流动感。在装饰上,以 “针刺” 工艺为核心,匠人用绣花针在宣纸上刺出万千针孔,单盏灯针孔可达数万计,构成 “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 的纹样体系。当灯光穿透,针孔阵列形成 “透光浮雕”,人物山水、花鸟瑞兽若隐若现,似绢画悬于虚空。色彩上,它选用朱红、藤黄、花青等纯色色纸,不施彩绘,依赖光影折射营造层次。纯色纸经灯光浸染,红色如琥珀凝光,黄色似鎏金晕染,冷暖色过渡自然,营造出朦胧意境。

荔枝灯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,一盏灯的诞生,需历经绘图、渍纸、熨形、凿纹、刺孔、拷贝、折叠、粘贴、穿灯、缀饰等十二道核心工序,耗时超过半月。绘图时,匠人要精确计算折叠角度与针孔布局;渍纸需将宣纸浸入特制米浆,晾干后增强韧性;凿纹要用自制钢凿在纸片上凿刻主纹样;刺孔则换用极细绣花针沿纹样边缘操作;最后在灯体顶端系五彩流苏,蒂部镶嵌仿玛瑙珠,鳞片尖端点缀金箔碎屑,让整灯更显精致华美。

在传统文化中,荔枝与 “利” 谐音,寓意 “大吉大利”,荔枝灯也因此象征着吉祥、团圆和幸福,成为人们心中能带来好运福气的装饰品。


通信地址:中国 四川 自贡市 自流井区公园路6号 丨 联系电话:0813-2118550 丨 联系邮件:zgcdbwg@163.com 丨 纪检监察电话:0813-2303404

Warning: touch(): Utime failed: Permission denied in /home/wwwroot/bx0252/wwwroot/system/bxprocedure.php on line 196